打好治水組合拳 實現生態綠色蝶變
發布日期:2021/8/2 17:33:53 瀏覽量:3948次
4月20日,浦江細雨綿綿,春雨潤色著一幅江南水鄉畫卷。
這一天,浦江縣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來自天南海北,前來參加在浦江召開的全國水環境綜合整治現場會,親眼看一看浦陽江的水之變,聽一聽浙江“五水共治”的故事。
看水中,清流如何重歸
翠湖生態濕地公園內,碧水潺潺、水清景美。
這里位于浦陽江浦江城區段西部最上游,2013年以前,翠湖周邊曾開辦大量的廢塑、水晶加工企業,頂峰時期浦江共有兩萬多家水晶加工戶,國內80%以上的水晶產品出自于此。璀璨的水晶裝點了外面的世界,浦江的山水卻因此蒙塵納垢。2013年,浦陽江出境斷面水質連續8年劣Ⅴ類,浦江連續兩年被列為掛牌督辦和區域限批縣,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連續多年全省倒數第一,是全省“衛生環境最差縣”。
如今,翠湖生態濕地公園的巨變,似乎訴說著水環境的蝶變故事:浦江,一個一度水質淪為劣Ⅴ類的“水鄉”,不到三年時間實現了十余年未見的Ⅲ類水,完成了水環境改變的華麗轉身。浦江累計關停污染水晶加工戶19680家,關停并轉印染、造紙、電鍍企業23家,依法取締廢舊塑料、鉛酸蓄電池等非法加工點360余個。
治水組合拳,讓深受污染的浦江重現綠水青山。
同為工業大省的江蘇,也曾經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天平所困。在翠湖生態濕地公園,江蘇省環保廳副廳長陳志鵬認真地聽著工作人員的講解,生怕漏過一字一句,浦陽江之變讓他深受震撼:“浙江的‘五水共治’工作早有耳聞,實地來看一看,才知道決心如此之大、魄力如此之足。”
在環保一線工作多年,陳志鵬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環保專家,他仔細閱讀展板上的浦陽江支流水質各項指標,連連點頭稱贊:“除了常見的COD(化學需氧量)、懸浮物、濁度等指標外,我注意到氨氮、亞硝酸鹽氮和一些金屬元素指標,都達到了Ⅲ類水標準,這說明水質是真好。”
“浦陽江流域劣Ⅴ類支流,從2012年的22條銳減到2015年的零條,不簡單!”在一旁的天津市環保局局長溫武瑞,指著浦江治水前后對比圖,萬分感慨。第一次來浦江的他,也對翠湖生態濕地公園清澈的湖水和優美的風景贊嘆不已。
在溫武瑞看來,雖然天津和浙江地域差別明顯,但浙江“五水共治”提供了樣本。“不單是水變干凈了,整個城鄉面貌都得到了很大改善。這樣的治水決心、力度以及綜合整治方法,值得借鑒。”
綜合整治,這是在采訪中多名環保專家提到的浙江治水關鍵詞。“外行看熱鬧,專家看門道”,這批來自全國各地的環保專家看浙江治水,看出了水岸聯動之下的別樣文章。
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