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布新的三年污水處理行動計劃,大批污水處理廠新建或升級改造。從全國范圍內看,城市污水處理廠亟待加快污泥處理設施配套,農村鄉鎮污水處理領域也迎來廣闊市場 。
隨著人口不斷增長,污水處理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北京市近期公布新的三年污水處理行動計劃,大批污水處理廠新建或升級改造。從全國范圍內看,城市污水處理廠亟待加快污泥處理設施配套,農村鄉鎮污水處理領域也迎來廣闊市場。業內人士建議政府應從做好環境整體規劃、污水排放標準規定、加強監管等入手,探索市場化建設手段,完善相關設施建設。
據住建部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底,全國設市城市、縣(以下簡稱城鎮,不含其他建制鎮)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3802座,污水處理能力達每日1.61億立方米。其中,一級A項目約860個,日處理能力2925萬立方米。其中有3000余座污水處理廠達不到一級A排放標準。
污水排放標準低 污泥處理設施缺乏配套
值得注意的是,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國內多地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中仍普遍存在幾大問題:農村生活污水設施基礎薄弱、處理污泥的配套設施缺乏、污水排放標準低等。
完善檢測懲處 健全配套管網
不少受訪專家建議,應從提升排放標準、完善監測懲處、健全治污設施和配套管網以及探索市場化的融資和污水處理收費模式等方面入手,完善污水處理。